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解痉、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与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等给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具有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用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家庭雾化吸入治疗还能避免交叉感染、节省反复去医院的时间、降低就医成本等优势,同时,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可避免紧张哭闹。而且雾化吸入只需患者平静呼吸即可。
虽然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有很多,但如果不了解吸入装置特点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不仅会导致疗效下降、无效,甚至还会造成病情的加重。
目前临床上常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3种: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者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上述三种雾化吸入装置能储放的药液也有所不同,喷射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都可以储放雾化剂型的溶液和混悬液,而超声雾化器主要用于雾化剂型的溶液,混悬液雾化效果较差,且某些药物(如含有蛋白质、肽类化合物)不适宜。
影响雾化器效能的主要因素有驱动动力、有效雾化颗粒、单位时间释雾量、靶部位吸收、肺内沉降率等因素均可影响雾化吸入的效能,而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单位时间释雾量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有效雾化颗粒直径是指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具有治疗价值的雾化颗粒,其大小对药物沉积位置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雾化颗粒直径大小和药物沉积位置关系如下:
5–10 μm:主要沉积于大传导气管及口咽部;
<5 μm:主要沉积于肺部;
小于3 μm:50%-60%沉积在肺部;
<0.5 μm:随呼气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雾化颗粒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治疗下呼吸道的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 μm,以3~5 μm为佳。而且不同药物在相同雾化器、相同外在条件下,输出的雾化颗粒直径是有所不同的。
患者自身因素对雾化效能的影响
除了雾化装置外,患者自身因素也是影响雾化吸入疗效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患者的认知和配合能力、呼吸形式、基础疾病状态等方面。
患者认知和配合能力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运用雾化器,根据研究显示,无论使用何种雾化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要患者正确使用装置,则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
患者的呼吸形式可直接影响药物在肺内的沉积率。一般来说,呼吸频率过快,可导致吸气容积小,肺内沉积较少;吸气流量过快可产生局部湍流,促使气溶胶因互相撞击而沉积于大气道,导致肺内沉积量明显下降;采用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气溶胶的沉积,因为在吸气容积恒定时,随潮气量的增加,吸气时间的延长,到底肺内的气溶胶就越多。
患者的基础疾病状态可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输送,导致雾化临床疗效下降。如气管黏膜炎症、肿胀、痉挛,以及分泌物的潴留等病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吸入的气溶胶在气道内分布不均——在狭窄部位的近端药物浓度增加,而在远端的药物沉积量减少,使临床疗效下降。因此,在雾化治疗前,应注意清除痰液和肺不张等因素,以利于药物能顺利到达并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