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氧的误区,你了解多少?
2025-02-20 11:30:50

随着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加,家庭和医院对氧气的需求也在增加。吸氧,一种看似简单但知识渊博的治疗方法,正在悄然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吸氧的常见误解。

缺氧是指由于氧化过程障碍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使用氧气的病理生理状态,氧气供应不能满足身体的代谢需要。

缺氧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头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吸氧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


QQ截图20240520100720.png


常见的吸氧误区

1、只有在呼吸困难的时候才需要吸氧

许多人认为只有发绀(表现为嘴唇、指甲等部位发紫)、呼吸困难的人需要吸氧。事实上,缺氧并不总是发绀。除了明显的呼吸困难外,当我们的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氧疗。特别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也可能缺氧。因此,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氧疗是非常重要的。

2、随意中断吸氧

在吸氧过程中,一旦感觉症状有所改善,一些患者会随意中断吸氧。这是非常危险的。例如,长期氧疗是指日夜低浓度吸氧超过15小时。其目的是减缓疾病的进展,延长生存时间,而不仅仅是改善症状。因此,即使症状得到缓解,也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继续进行氧疗。

3、长期吸氧容易“上瘾”

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想法。长期吸氧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补充人体必需的氧气,因为身体相关疾病引起的缺氧。这不是一种“上瘾”的行为。相反,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氧疗,可能会加重病情。

4、吸氧浓度、流量越高,时间越长越好

过高的氧气流量和浓度不仅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氧气中毒。当日常无症状时,应采用低流量、短时间、多次吸氧的方案作为日常补氧。高流量吸氧可用于呼吸、胸闷、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后,可调回低流量吸氧。因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流量和时间。

此外,在使用氧气发生器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注意氧气的湿化和加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氧气吸入的过程;定期清洁和维护氧气发生器可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火源等安全隐患。在日常使用中,只有正确理解使用说明和氧气吸入设备的操作,才能真正发挥氧气疗法的作用。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青之也 血氧仪 移动端APP下载1 移动端APP下载2 PC端应用程序下载